北洋舰队炮弹掺沙子,北洋军纪

宠物先生 宠物狗狗 2022-10-15 160 0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和深远性影响的一场重要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日两国在近代的走向。

而且由于战争形势复杂,战争事务繁乱,战争影响深远,加上战争的失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那些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参战将士们与这场耻辱的战争一起被误读、责骂、诋毁了上百年。

在所有被探讨的失败原因里面,北洋海军的官兵们的军纪败坏被认为是北洋舰队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史料被公开了,学术界对中日甲午战争和北洋舰队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对北洋舰队被指责败坏军纪的几件事(主炮晒衣、劣质炮弹、舰上养狗)进行重新解析和认识,还原一个真实的北洋舰队。

李鸿章

传闻之一:主炮晾晒衣物

甲午战争期间,“主炮晾衣”的传闻充分说明了北洋舰队那败坏到极点的军纪。

这个传闻最早来源于北洋舰队奉命访日,在此期间,当时的日本军官东乡平八郎因为与刘步蟾和严复都是当年留学英国海军的同学,被邀请到北洋军舰上参观,发现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主炮上晾晒衣物,他由此判断北洋舰队的军纪懒散,向上级汇报北洋舰队战力不高,可以与之一战。史学家唐德刚在其著作《晚清七十年》中,也有相关记载。

这段历史的真伪,可以通过历史资料和数据建模来解释。

1)根据史料记载,海军舰艇甲板晾晒衣物本来就是国际惯例,当时最强大的海军——大英帝国海军也喜欢在甲板上晾晒衣物,北洋舰队本就是英国军人训练出来的,有这种习惯理所应当。2)可以用相关数据进行建模,还原一艘真实的定远舰(威海卫就有一艘按照1:1比例的定远舰模型)。定远舰主炮炮管距离甲板有大约3米的高度,而且主炮炮管露在炮塔外只有很短一部分。定远舰炮口径为305毫米,加上炮管厚实的管壁至少有半米粗的直径,在这上面晾晒衣物根本无法固定,在海洋上,季风一般比较大,如果选择在主炮炮管上晾晒衣物,那么官兵需要时刻注意着衣服是否被海风吹跑。比起平坦而且有护栏的甲板,又高又无法固定衣物的主炮炮管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那么“主炮晾衣服”传闻是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日本人的舆论攻势之一。日本需要发展空间,将目标锁定为中国。当时的日本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有较大发展,但是中国太过庞大,日本人知道与中国打仗肯定是一场硬仗,为了坚定军方的信念,提高民众的作战信心,甲午战争爆发的几年前就开始了舆论战,先从心理上占领优势。

造谣贬损北洋舰队就是其中策略之一,于是“北洋舰队居然在旗舰定远舰的主炮炮管上晾晒衣物”的负面新闻开始大规模传播。

不仅如此,日本为了将这个谎言彻底落实,彻底摸黑清王朝的海军将士,还曾在战后的1899年大规模印刷了明信片,上面写着“东乡平八郎看到中国军舰上晾了很多衣服”。但是,实际上明信片上的军舰只有一根桅杆、一个烟囱,根本不是定远舰(定远舰有两根桅杆、两个烟囱)。

而且,在中日甲午战争战败之后,更多类似的谣言也开始大规模流传。XX军舰大炮炮口都是灰,XX军舰上官兵们聚众赌博、XX军舰上官兵们有事没事上岸进行集体嫖妓等等一系列流言,结果日本舆论导向和宣传的太过成功,不仅外国人就连中国后世学者都引用这个新闻当成史实,用来证明北洋舰队官兵们军纪败坏的严重程度。

上百年过去了,北洋舰队和海军将士们的名誉就这样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被一代代不明真相的学者和民众们指责着、诋毁着。

定远号旗舰

传闻之二,炮弹里边填沙

1962年上映的老电影《甲午风云》中有一个镜头就是海军战士从火炮弹药中倒出的不是火药而是沙子,那一瞬间观看者心中应该都对购买炮弹的军官充满了愤怒之情,就如濮兰德《李鸿章传》所评论的那样:“在他的一切衙门机关里,有的都是他自己委派的许多无赖汉,他们只是忙着把钱装到荷包里,出卖国家的安全。“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电影阐述的的确是事实,但是却是“外行人看热闹”的事实。实际上炮弹里面装沙子在19世纪很常见,这种炮弹也是实心弹的一种(虽然是比较差的一种)。这种炮击中敌舰后不会爆炸,因此威力不大。当时在国际上海上威力最大的炮弹是开花弹,但是先进的军事技术很难流入中国,国内根本生产不了,国外也很难大批量购买。相对于北洋舰队,日本已经初步形成工业自主化,开花弹质量虽不能和英美相比,但是也是威力不一般,日本开花弹中装填的是苦味酸炸药(被称为“黄色火药”,烈性炸药) , 能引起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能烧穿铁甲,对军舰的伤害百倍于北洋舰队用黑火药装填的火炮炮弹。

“定远”舰305毫米主炮的实心弹

此外,北洋舰队用的是比较落后的慢炮,而日本却在军舰上装备速射火炮。慢炮和速射火炮基本相差一个时代,一个是中世纪或工业革命早期的火炮,一个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火炮,慢炮没有完整炮弹,只有弹头和火药包,装弹的时候要先装火药包,然后再装上弹头,而且黑火药杂质比较多,苦味酸炸药基本没有杂质,所以慢炮每打完一炮就需要花费时间清理炮腔和膛线;而速射炮就是现代火炮的雏形,速射炮炮弹也是现代火炮炮弹的雏形,整个发射过程只有炮弹填装一个程序,极其简练,极大地提高了火炮射速,也降低了炮手的操作门槛和标准。李鸿章和北洋舰队的中高层将领们其实知道速射火炮的厉害之处,李鸿章和一些海军将领也曾上奏清王朝,买一些速射火炮回来试试看,但是清王朝在奏折上只写下了三个字——“知道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根据《清日战争实记》记载,自北洋舰队成立以来,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的七年时间里,北洋舰队不仅没有购置一艘军舰,而且开花弹也只购买了100发左右。

靖远号军舰

根据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在日记中记载道:“清政府为资军饷起见,扣发自王公以下文武大小官员年俸三成,八旗、绿、步各营兵丁月饷亦扣发三成。各省盐税加倍征收;各省之养廉银亦减少三成,各送交户部以助军饷云。”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军饷根本就没有到过前线浴血混战的将士手里,也没有买过任何新式军舰和新式武器,所谓的“筹军饷”,这只是清王朝大肆剥削压迫民众的借口罢了。

炮弹填沙,根本就是清王朝贪污腐败导致海军军饷无力支付之后,北洋将士们的无奈之举,毕竟实心弹总比没有炮弹强。这个黑锅不应该由北洋将士们来背。

所以,在甲午之战的黄海海战中,北洋军舰对抗日本军舰基本上是用实心弹砸过去,在这种情况下,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就不难想象了。

清王朝火炮

传闻之三、军舰上喂养狗

海军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为国壮烈牺牲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像这样的英雄人物都在军舰上养了一只狗,在很多人眼里,这充分说明了北洋舰队军纪差到什么程度。

但是如果了解当时的海军情况,就知道在军舰上养狗是海军的一个传统。在西方,风帆时代船上养猫防止老鼠咬坏造船材料,铁甲时代舰上宠物更是五花八门,因为海军常年在海上,他们的活动空间只能局限在一艘不怎大的的军舰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军军官都喜欢搞一只宠物随行,据史料所知,德国军舰上甚至还养过狗熊和小猪,目的是为了舒缓一下长期远洋航行中的寂寞、焦虑和烦躁。因此,邓世昌带狗上军舰在当时是海军的一种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在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日军旗舰松岛号上喂养的动物是一头大黄牛。

民族英雄邓世昌

综上所述

通过对北洋舰队的那些负面传闻的解析可以确认: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根本原因并非是所谓的海军将士腐败、军纪懒散造成的,而且恰恰相反,北洋舰队全体将士在弹药物资紧缺而且得不到补充的情况下与日军英勇作战。

战败的甲午、沉没的军舰

北洋舰队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1)清王朝内部统治阶级派系斗争严重,帝党与后党明争暗斗、互相拆台。在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中,慈禧太后却大肆挪用海军军饷,帝党中坚翁同龢也不甘落后,就因为与李鸿章不和,就将部分海军军饷扣留不发;2)清王朝地方派系林立,战时根本不会互相协同帮忙,而是各行其是。北洋舰队曾经向两江总督南洋舰队救援,但是张之洞却置若罔闻,隔岸观火;而在“威海卫战役”中,丁汝昌向山东巡抚李秉衡求救,李秉衡拒绝提供支援,导致刘公岛失守,北洋舰队损失巨大。种种事例都验证了戚其章教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评价——中日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对抗。3)北洋舰队的体制落后,虽然武器是比较先进的武器,但是军队很多地方仍然有中世纪封建军队的影子。北洋舰队是典型的重军舰轻人才的军队,落后的军事组织碰到现代化的日本海军失败是必然的。4)甲午战争在很多官员眼里只不过是他们中饱私囊的一场贪污狂欢。官员们都打起了自己发家致富的小算盘,至于国家、人民、道德,这些都是厕纸,有用的时候用一用,没用的时候就丢在一边。5)李鸿章一味避战。李鸿章创建北洋海军的目的是为了努力维持“外需和戎,内需变法”的大局,而不是为了推行国家意志,消除国家威胁。很显然,李鸿章的北洋舰队从来没有过积极进攻,北洋舰队的作用从一开始就是消极被动的港口防御,直到被日本海军消灭依然是防御。

等等。

其实除了上述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民和国家责任感的觉醒。日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而中国却官员贪污腐败、人民愚昧无知、军人不知为何而战,人才无法重用的境地。

甲午战争之前的中国改革完全没有精神文明层面的改革与建设,人民没有信仰、国家没有理想、军队没有军魂、人才没有培养机制的尴尬局面。

所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必败,而中国战败的结果就是,清王朝赔偿230000000两白银,相当于日本7年财政收入,清王朝3年财政收入。清王朝洋务运动三十年的全部收益一朝全部变成日本的大礼包。

自此,中国的国家危机、社会危机、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最终导致中国沦为真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