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为什么要迁徙原来和这个有关的地方,动物为什么一定要迁徙
动物迁徙的原因其实主要和以下这两个方面有关。
食物我们知道,自然界提供的能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多数情况下,单位面积内的总能量会随着季节出现波动,比如:春季时植物茂密,可以供养的生物就多;冬季时由于大多数植物停止生长,所以提供的总能量有限,能够供养的生物也有限。
之所以生物的迁徙和植物的数量息息相关,是因为植物是生态链最底层的一环,由于大多数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是说它们不能直接从太阳中获取能量,而植物可以,因此它们高度依赖着植物提供的能量。
如果当地提供的能量变化波动范围很小,那么当地的生物将可能不会迁徙,比如:同样是非洲生物,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就很少迁徙,而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的生物就会迁徙。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植物的生长,和气候息息相关。
我们知道,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度和降水量比较平均,全年无干旱季,因此植物生长比较恒定,全年能够提供的能量比较稳定,所以生物不需要迁徙就能获取足够的食物。
而热带草原气候则不同,由于受赤道低压带以及信风带交替控制,导致全年有明显的干湿季,一般旱季会持续半年左右,在旱季来临后,当地降水减少,植物会因为干旱而停止生长,或者死亡。
当植物减少时,意味着食草动物的食物来源减少,食草动物为了生存,会不得不迁徙至水草丰盛的地区生活。
虽然迁徙的路上比较危险和辛苦,但总好过在原地忍受饥饿死亡。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迁徙的生物大多数是体型较大的食草动物,体型较小的动物则很少迁徙,这是因为体型较大的食草动物对食物以及水的需求量更大,因此环境变化对它们影响很大,而体型较小的生物所需的食物有限,比如:兔子,虽然旱季食物减少,但好在它们需要的食物也不多,再加上没有大型食草动物的竞争,因此它们即使留在原地也不会大规模饿死。
而食肉动物一般迁徙的较少,留在当地的食肉动物会捕猎一些平时瞧不上的小动物,或者捡拾迁徙途中死去的生物尸体来维生。
旱季对于草原任何生物而言,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除了非洲草原之外,鸟类在冬季从高纬度地区迁徙到低纬度地区,也是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
繁衍
为了繁衍而迁徙的代表,可能要属大马哈鱼了。
每年到了繁殖季节时,大马哈鱼会从海洋中返回到出生地,在返回出生地的过程中,一些老弱病残的大马哈鱼将会在旅途中死亡,棕熊也会在它们必经之路上等待着它们,而且由于它们在海洋中生存了4年左右,导致它们身体已经不适应淡水环境,只能依靠体内储存的营养度日。所以这条产卵之路也是它们的黄泉之路。
大马哈鱼一生中只会产卵一次,产卵之后便会因体力衰竭和缺乏食物而死亡。
既然返回出生地产卵是一件危险重重的事情,那为什么大马哈鱼还要千里迢迢奔赴出生地呢?直接在海洋里产卵不就可以吗?
事实上,不可以,大马哈鱼对产卵地要求很高,既要求环境僻静,又要求水质澄清,以及水质下方的物质为砂砾。这样的环境几乎不会有大型食肉鱼类,砂砾可以帮助幼崽隐蔽,可以保证后代的存活率。
从大马哈鱼繁衍的例子可以看出,之所以有些生物会迁徙到出生地进行繁衍,是为了保证后代的成活率,这样即使自己死亡,也能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后代存活下来,种群就不会灭亡。
总结虽然每个生物都有不同的特征,但其实驱动生物的底层逻辑都相似,那就是:生存和繁衍。
当外界环境威胁到自身的生存时,生物便会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比如:迁徙。如果有一种策略能够帮助种群更好的繁衍,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它们也在所不惜。